唐朝時間江西嗰行政規劃
唐朝時間江西嗰行政規劃係話唐朝到江西設置嗰行政規劃。箇時間江西攏共設立八隻州。編制上話,州嗰戶口有4萬以上嗰叫「上州」,州嗰戶口有2萬以上嗰叫「中州」,州嗰戶口不到2萬嗰叫「下州」,[1]故係江西八州同到佢俚嗰級別係:
建制嗰歷史[編寫 | 編輯原始碼]
唐朝嗰頭先幾年子,隋朝編制嗰「郡」一下子拕改成哩「州」,「郡太守」也跟到拕改成哩「州刺史」,「緣邊鎮守及襟帶之地,置總管府,以統軍戎」。[2]咁到公元622年,「江州總管府」同到「洪州總管府」就拕設立起來。
江州總管府下頭管到江、鄂、智、浩四隻州。公元624年,「江州總管府」又接到拕改做「江州都督府」。等到哩公元627年,林士弘嗰勢力拕消滅,江州都督府也拕取消嘍。
洪州總管府起頭係管到洪、饒、撫、吉、虔、南平六隻州。公元624年,佢拕改做「洪州都督府」。公元628年。佢管到洪、饒、撫、吉、虔、袁、江、鄂八隻州。仰上「洪州都督府」拕分為上、中、下三隻等級。公元704年,改做洪、饒、撫、吉、虔五隻州。等到哩公元742年,江西各「州」拕改回「郡」,「州刺史」拕改回「郡太守」。公元758年,「州」、「郡」兩制又拕斢回頭。
公元627年,「江南道」設立。公元733年,江南道拕分做「江南東道」同到「江南西道」,「每道置采訪使,檢查非法,如漢刺史之職」。[3]江南東道嗰首治係蘇州,江南西道嗰首治係洪州。江南西道嗰下頭管到十九隻州,佢俚係:宣、歙、池、洪、江、鄂、岳、饒、虔、吉、袁、信、撫、潭、衡、永、道、郴、邵。[4]
公元755年之後,江西設立「節度使」,箇隻職務管到軍政、財政大權。咁也就出現「藩鎮割據」嗰情況,末後等情況好滴子後,「節度使」就拕改做「觀察使」。公元758年,「洪吉都防禦、團練、觀察、處置使」設立,佢「兼莫徭軍使,領洪、吉、虔、撫、袁五州」。[5]末後,信州、江州又拕加進來。公元764年,「洪吉都防禦、團練、觀察、處置使」拕改做「江南西道觀察使」,佢下頭管到洪、饒、吉、江、袁、信、虔、撫等州。[6]公元865年,「江南西道觀察使」拕改做「鎮南軍節度使」。許時間鎮守交趾嗰軍隊係北方人,佢俚不服當地嗰水土氣候,「涉氛瘴死者十七,戰無功,蠻勢蓋張」。[7]故係江西嗰鎮南軍徵兵三萬,拕派去駐防。
州嗰設立[編寫 | 編輯原始碼]
洪州[編寫 | 編輯原始碼]
公元622年,洪州設立。佢下頭管到7隻縣:南昌、豐城、高安、建昌、新吳、武寧、分寧。佢嗰州治係南昌。
饒州[編寫 | 編輯原始碼]
公元621年,饒州設立。佢下頭管到4隻縣:鄱陽、餘干、樂平、浮梁。佢嗰州治係鄱陽。
吉州[編寫 | 編輯原始碼]
公元622年,吉州設立。佢下頭管到7隻縣:廬陵、太和、安福、新淦、永新。佢嗰州治係廬陵。
撫州[編寫 | 編輯原始碼]
公元622年,撫州設立。佢起頭管到臨川、南城、邵武、宜黃、崇仁、永城、東興、將樂八隻縣。公元624年,永城、東興、將樂拕取消,佢俚同到邵武獨立建州。公元625年,宜黃也跟到取消。末後撫州嗰下頭就盈4隻縣:臨川、南城、崇仁、南豐。佢嗰州治係臨川。
袁州[編寫 | 編輯原始碼]
公元621年,袁州設立。佢下頭管到7隻縣:宜春、萍鄉、新喻。佢嗰州治係宜春。
信州[編寫 | 編輯原始碼]
公元758年,信州設立。佢下頭管到7隻縣:上饒、弋陽、貴溪、玉山。佢嗰州治係上饒。
江州[編寫 | 編輯原始碼]
公元621年,江州設立。佢下頭管到7隻縣:潯陽、都昌、彭澤。佢嗰州治係潯陽。
虔州[編寫 | 編輯原始碼]
公元622年,虔州設立。佢下頭管到7隻縣:贛、虔化、南康、雩都、信豐、安遠、大庾。佢嗰州治係贛。
腳注[編寫 | 編輯原始碼]
江南西道 | |
---|---|
洪州 | 南昌 · 豐城 · 高安 · 建昌 · 新吳 · 武寧 · 分寧 |
饒州 | 鄱陽 · 餘干 · 樂平 · 浮梁 |
吉州 | 廬陵 · 太和 · 安福 · 新淦 · 永新 |
撫州 | 臨川 · 南城 · 崇仁 · 南豐 |
袁州 | 宜春 · 萍鄉 · 新喻 |
信州 | 上饒 · 弋陽 · 貴溪 · 玉山 |
江州 | 潯陽 · 都昌 · 彭澤 |
虔州 | 贛 · 虔化 · 南康 · 雩都 · 信豐 · 安遠 · 大庾 |
江西嗰行政規劃史 |
---|
漢朝 · 東吳 · 晉朝 · 南朝 · 隋朝 · 唐朝 · 南吳 · 南唐 · 宋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國 · 共和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