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出自維基百科

(英文Oxygen)係元素一種,符號O原子序號8。佢電子層係2-6。氧元素在自然情況下係氣體,以兩個氧原子結合成氧分子 O2

氧氣係無色、無味、無臭嗰。氧元素佔水質量嗰88%,氧氣佔空氣體積嗰20.93%。

分子係由一個氧原子跟到兩個原子組成。地球上嗰動植物大多要吸收氧來生存。

氧元素係由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瑞典藥劑師同化學家舍勒在1774年分別發現。但普利斯特里支持燃素學說。

另外有一種講法認為氧氣由中國馬和首先發現。

1777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提出燃燒嗰氧化學說,指出物質只能在含氧嗰空氣中進行燃燒,燃燒物重量嗰增加同空氣中失去嗰氧相等,從而推翻了全部嗰燃素說,並正式確立質量守恆定律。從嚴格意義來講,發現氧元素嗰係瑞典化學家舍勒,而確定氧元素化學性質嗰係法國化學家拉瓦錫。

名嘅由來

[編寫 | 編寫源代碼]

氧氣(Oxygen)希臘文嗰意思係「酸素」,係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所起,原因係拉瓦錫錯誤嗰認為,所有嗰酸都含有個種新氣體。現在氧氣嗰日文名仍然係「酸素」。而台語受到台灣日治時期嗰影響,都以「酸素」嗰日文發音稱呼氧氣。

氧氣嗰中文名係清朝徐壽改嗰。佢認為人嗰生存離不開氧氣,所以就叫做「養氣」,即係「養氣之質」,後來為哩統一就用「氧」代替哩「養」字,就叫「氧氣」。

氧原子只有兩層電子層。八個電子,不係金屬並且冇得惰性。外層少哩兩粒電子而不穩定。穩定嗰氧分子(O2),含兩個氧原子。平流層臭氧(O3)含三個氧原子,二氧化碳都有氧原子。

氧氣(O2)係光合作用嗰必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