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

出自維基百科
《天工開物》嗰卷序

天工開物》係宋應星1637年5月正式出版嗰一本百科全書。箇本書含到非常闊嗰範圍嗰科學知識,像各種嗰火藥武器等。但等到清朝嗰時間,官府壟斷《天工開物》裡頭嗰蠻多嗰技術,故係箇本書嗰清朝印本冇有幾多,戲得佢嗰原本哈拕保留到日本

內容[編寫 | 編寫源代碼]

箇本書攏共有十八卷,全書記錄一百三十多隻技術經濟數據,同到附帶一百二十三幅插圖,跟二百七十多隻現場操作嗰勞工形象。佢嗰「物種發展變異理論」、「動物雜交培育良種」都係許時間嗰世界嗰首創發明。別嗰像煉鋅制法、瓦斯排空、巷道支扶、化學質量守恒道理箇滴子領域知識都係非常超前嗰。

《天工開物》嗰章節內容都拕分化做幾隻獨立嗰大類,佢俚係:

  1. 上篇:
    1. 乃粒:作田嗰技術
    2. 乃服:做衣裳嗰技術
    3. 彰施:植物染色嗰技術
    4. 粹精:深加工穀類嗰技術
    5. 作鹹:產鹽嗰技術。
    6. 甘嗜:做糖養蜂嗰技術#中篇:
    7. 陶埏:做磚瓦陶器嗰技術
    8. 冶鑄:冶金嗰技術
    9. 舟車:做車船嗰技術
    10. 錘鍛:煉金嗰技術
    11. 燔石:做石灰、煤炭嗰技術
    12. 膏液:提煉油脂嗰技術
    13. 殺青:造紙嗰技術
  2. 下篇:
    1. 五金:採金嗰技術
    2. 佳兵:做兵器嗰技術
    3. 丹青:做墨硯顏料嗰技術
    4. 麹櫱:釀酒嗰技術
    5. 珠玉:採玉嗰技術

著作成就[編寫 | 編寫源代碼]

百科全書[編寫 | 編寫源代碼]

《天工開物》嗰水力設備

宋應星嗰《天工開物》寫正之前,中國也有過幾本大型嗰百科全書,像10-11世紀編正嗰「四大書」(《冊府元龜》、《太平御覽》、《太平廣記》同嘚《文苑英華》[1]明朝嗰同期也有《三才圖會》咁嗰百科全書嗰出版(1609年)。

宋應星嗰《天工開物》係到1637年5月正式出版嗰。[2][3]箇本書含到非常闊嗰範圍嗰科學知識,像各種嗰火藥武器等。但等到清朝嗰時間,官府壟斷《天工開物》裡頭嗰蠻多嗰技術,故係箇本書嗰清朝印本冇有幾多,戲得佢嗰原本哈拕保留到日本[4]

《天工開物》裡頭嗰技術知識涵蓋有:⑴農業、灌溉、水力;[5]⑵養蠶、織布;[5]⑶農產、磨麵;[5]⑷製鹽;[5]⑸製糖;[5]⑹製陶;[5]⑺冶銅;[5]⑻交通、船舶、車輛;[5]⑼冶鐵;[5]⑽煤炭、硫酸、砷礬;[5]⑾石油;[5]⑿造紙;[5]⒀冶煉銀、鉛、錫、鋅;[5]⒁軍事技術;[5]⒂製汞;[5]⒃製墨;[5]⒄酒飲發酵;[5]⒅珍珠、玉石。[5]箇本書同到配得123幅插圖,咁都讓箇下嗰史學家、科學家曉得許時間嗰具體生產過程,像一幅製磚圖就畫得一隻燒爐師傅一邊檢查得爐子嗰溫度,佢嗰徒弟棲得一邊,搦燒爐舞濕來幫表層上釉。[6]第幅製磚圖就畫得一隻製磚師傅搦粘土裝嘚一隻木頭模具裡頭,接得搦一根上嘚弓上頭嗰線去處理磚嗰表面。[7]

英國漢學家、史學家李約瑟話《天工開物》裡頭大量嗰畫得非常精細嗰插圖讓中國先頭嗰百科全書都變得像侏儒,箇本百科全書都係中國文學裡頭非常有價值嗰著作。[4]同時間,《天工開物》箇本書也打破中國早以極少引用先前書籍嗰一貫傳統,佢強烈採用第一手經驗嗰材料。宋應星也到書嗰序言裡頭話箇都係多虧佢早年嗰清苦貧賤。[8]

農事生產[編寫 | 編寫源代碼]

《天工開物》嗰農業設備嗰插圖

宋應星到《天工開物》嗰頭章《乃粒》嗰序言裡頭話明大量嗰農業人口對一隻社會嗰必要性,儘管佢俚一徑拕貴族階層相不上眼。佢嗰原文係:

宋子曰:上古神農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號,兩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脈歷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不然,神農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豈有隱焉?而紛紛嘉種,必待後稷詳明,其故何也?紈褲之子以赭衣視笠蓑,經生之家以家夫為詬詈。晨炊晚饢,如其味而忘其源者眾矣!夫先農而系之以神,豈人力之所為哉!

佢嗰農業名詞——「五穀」特指稻、麻、菽、稷、黍箇五樣。箇裡頭嗰「稻」係傳統話法冇有嗰,宋應星解釋話許係因為早以都係採取中國嗰北方人嗰觀點,南方嗰傳統食物「」(稻)故係就冇拕含到裡頭。[9]末後佢都非常詳盡嗰解釋每樣穀類嗰具體種法,同到耕作嗰時間應該啷嗰避免農業災害。[10]為到幫助讀者理解文字,宋應星哈提供哩好多手工繪圖,像一隻人帶得一隻作田鬆土,[11]te嗰耙搦土耕得碎碎子[12]等等。

海上航運[編寫 | 編寫源代碼]

宋應星對海上航運嗰技術知識論述得非常深入。佢話中國北方嗰主要運輸方式係車馬,而南方主要係船艦。[13]佢哈話哩海航事務嗰一滴子細緻內容,像兵艦嗰盡數錨、30000斤嗰海船等等。[14]佢也指出中國單係船舶嗰名子就有幾千隻,通常係揸得船嗰整體形狀、噸位容量、做工材料分嗰類。[13]

宋應星非常作興船尾舵嗰方式(箇隻做法中國至少公元1世紀都開始使用),[15]書裡頭話:

凡舵尺寸,與船腹切齊。若長一寸,則遇淺之時,舡腹已過,其梢尼舵使膠住,設風狂力勁,則寸木為難不可言;舵短一寸,則轉運力怯,回頭不捷。凡舵力所障水,相應及船頭而止,其腹底之下,儼若一派急順流,故船頭不約而正,其機妙不可言。舵上所操柄,名曰關門棒,欲船北,則南向捩轉,船欲南,則北向捩轉。船身太長而風力橫勁,舵力不甚應手,則急下一偏披水板,以抵其勢。凡舵用直木一根(糧船用者,圍三尺,長丈餘)為身,上截衡受棒,下截界開街口,納板其中,如斧形,鐵釘固拴,以障水。梢後隆起處,亦名舵樓。[16]

蠶絲棉麻[編寫 | 編寫源代碼]

《天工開物》嗰花機圖

對於衣裳箇隻章節,宋應星用養蠶產絲做起頭內容。佢非常精准嗰描述絲蠶嗰養殖流程,同到傳統嗰交尾方式。[17]養嗰蠶會搦卵產到紙片、布頭上,咁就要存到等到第年用。[17]佢哈話有滴子地方會洗下箇兮紙片、布頭,一般係用雨水、鹽水、石灰水,接到準確嗰掌握孵卵時間,一徑到一年嗰第12隻月。[17]咁舞嗰理由係,一滴子品質瑣嗰蠶卵會到過程裡頭死亡,也就避免將來冇必要嗰消耗更多嗰桑葉。[17]

宋應星哈到《天工開物》裡頭話,一般都會因為經濟嗰原因拕弆起來,但富人、窮人到冷天嗰時間都會用[18]佢話早已「棉」係叫「麻」。[18]棉麻又分得正兩類,木棉同得草棉。[18]等等。具體紡棉嗰過程係:

凡棉春種秋花,花先綻者逐日摘取,取不一時。其花粘子于腹,登趕車而分之。去子取花,懸弓弱化。為挾纊漫衾襖者,就此止功。彈後以木板擦成長條以登紡車,引緒糾成紗縷。然後繞矍牽經就織。凡紡工能者一手握三管紡于鋌上。捷則不堅。[19]

冶金鍛鑄[編寫 | 編寫源代碼]

《天工開物》嗰冶鐵內容嗰插圖

中國傳統嗰話法——「五金」係指金、銀、銅、鐵、錫,佢箇隻詞嗰意義範圍實際上會更闊,係話全部嗰金屬[20]宋應星到書裡頭解釋金子啷會係全部金屬裡頭最貴嗰,到山裡、河溪、礦井裡頭都尋得到金子,[21]金子嗰品色、開採性。[21]同到用坩堝技術分離合金。[22]等等。

宋應星拕認為係世界上第一隻提煉出「鋅」嗰人。[23]《天工開物》嗰《五金》篇裡頭介紹嘍古代煉鋅嗰詳實資料。許時間煉鋅嗰主要原料係搦爐甘石(主要成份係ZnCO3)。接得用「密封蒸餾法」讓沸點低嗰鋅快速揮發、氧化,後背就得到鋅。佢嗰方程式係:

(條件:300 °C)
(條件:>900 °C)
(條件:>907 °C)

硫磺硝石[編寫 | 編寫源代碼]

《天工開物》製紙嗰流程圖

《天工開物》裡頭介紹到好多相關製造流程。像,冶煉黃鐵礦嗰時間,搦硫化物變做氧化物箇滴子技術。

凡燒硫黃石與煤礦同形。堀取其石,用煤炭餅包裹叢架,外築土作爐。炭與石皆載千斤於內,爐上用燒硫舊渣罨蓋,中頂隆起,透一圓孔,其中火力到時,孔內透出黃焰金光。先教陶家燒一缽盂,其盂當中隆起,邊弦捲成魚袋樣,覆于孔上。石精感受火神,化出黃光飛走,遇盂掩住,不能上飛,則化成汁液,靠著盂底,其液入弦袋之中,其弦又透小眼,流入冷道灰槽小池,則凝結而成硫黃矣。[24]

火藥兵器[編寫 | 編寫源代碼]

《天工開物》裡頭介紹嗰火藥兵器同14世紀寫正嗰《火龍經》嗰內容都係差不多嗰。不同嗰內容就像係,《火龍經》裡頭介紹一種地雷,要等到敵人匠得上頭才會拕引發;[25]一種爆炸時間拕導火線控制嗰水雷。[26]但宋應星嗰天工開物話到嗰係一種,弆得岸舷嗰伏擊者扯下觸發索,就會有隻鐵輪裝置舞出火星子,接到燃爆船底下嗰水雷。[26]佢另外哈話明係什哩金屬最適合製造手槍、大炮。[27]

宋應星係咁介紹一種叫「萬人敵」嗰炸彈嗰:

萬人敵。凡外郡小邑乘城卻敵,有炮力不具者,即有空懸火炮而癡重難使者,則萬人敵近制隨宜可用,不必拘執一方也。蓋消黃火力所射,千軍萬馬立時糜爛。其法:用宿幹空中泥團,上留小眼,築實消黃火藥,參入毒火、神火,由人變通增損。貫藥安信而後,外以木架匡圍,或有即用木桶而塑泥實其內郭者,其義亦同。若泥團a用木匡,所以妨擲投先碎也。敵攻城時,燃灼引信,拋擲城下。火力出騰,八面旋轉。旋向內時,則城牆抵住,不傷我兵;旋向外時,則敵人馬皆無幸。此為守城第一器。而能通火藥之性、火器之方者,聰明用人。作者不上十年,守土者留心可也。[28]

宇宙天文[編寫 | 編寫源代碼]

宋應星出版過兩本科學專論,裡頭介紹佢對天文學嗰觀點。佢話到「氣」同到「形」嗰概念。「氣」係中國哲學裡頭經常拕話到嗰一隻抽象概念。對宋應星來話,固態嗰「形」都係由無處不在嗰「氣」形成嗰,「形」最末也會重新變做「氣」,接得就全變做太虛空間嘍。有滴子東西,像日頭、月光一徑都係「氣」,石頭就永遠係「形」,水、火就係箇兩隻形式中間嗰一隻形態。[8]

出版[編寫 | 編寫源代碼]

從《天工開物》1637年頭版正式發行以來,佢已經拕再版哩幾十次,哈前後到朝鮮、法國、英國、俄國、德國、美國等國家翻譯出版。[29]

天工開物園[編寫 | 編寫源代碼]

天工開物園榨油房
天工開物園小溪

箇下,宜春嗰溫湯鎮做起哩隻「天工開物園」,佢係揸得《天工開物》裡頭寫嗰內容做起嗰各類建築同到模型。

評價[編寫 | 編寫源代碼]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話箇本書係「權威著作」。[30]法國漢學家盧蓮(Stanislas Julien)話佢係本「技術百科全書」。[31]日本哲學家三枝博音話佢係「中國有代表性嗰技術書」。[32]英國漢學家李約瑟話佢係「十七世紀早期嗰重要工業技術著作」。[33]

內文註腳[編寫 | 編寫源代碼]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 中國出版政府獎 (zh-cn)
  2. Needham, Volume 5, Part 7, 36.
  3. Song, xiv.
  4. 4.0 4.1 Needham, Volume 4, Part 2, 172.
  5.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Needham, Volume 4, Part 2, 171-172
  6. Brook, 20.
  7. Brook, 21.
  8. 8.0 8.1 Cullen, Christopher (1990). "宋應星話「氣」同嘚「五行」".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53 (2): 295–318. http://links.jstor.org/sici?sici=0041-977X%281990%2953%3A2%3C295%3ATSIISC%3E2.0.CO%3B2-1. 
  9. Song, 3-4.
  10. Song, 3-31.
  11. Song, 5.
  12. Song, 7.
  13. 13.0 13.1 Song, 171.
  14. Song 189.
  15. Needham, Volume 4, Part 3, 649-650.
  16. Needham, Volume 4, Part 3, 634.
  17. 17.0 17.1 17.2 17.3 Song, 36.
  18. 18.0 18.1 18.2 Song, 60.
  19. Song, 60-61.
  20. Song, 257.
  21. 21.0 21.1 Song, 236.
  22. Song, 237.
  23. 化學發展簡史. http://www.fhwlxx.com/ebook/cd/ts012073.pdf. 
  24. Needham, Volume 5, Part 7, 102-103.
  25. Needham, Volume 5, Part 7, 199.
  26. 26.0 26.1 Needham, Volume 5, Part 7, 205.
  27. Needham, Volume 5, Part 7, 339 F.
  28. Needham, Volume 5, Part 7, 187.
  29. 《天工開物》嗰歷史地位
  30. CRI online
  31. 奉新縣人民政府
  32. 奉新縣人民政府
  33. 中國嗰狄德羅 宋應星

參考資料[編寫 | 編寫源代碼]

  • Brook, Timothy. (1998).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0-520-22154-0
  • Needham, Joseph (1986).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 4, Physics and Physical Technology, Part 2,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aipei: Caves Books Ltd.
  • Needham, Joseph (1986).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 4, Physics and Physical Technology, Part 3, Civil Engineering and Nautics. Taipei: Caves Books Ltd.
  • Needham, Joseph (1986).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 5,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Part 7, Military Technology; the Gunpowder Epic. Taipei: Caves Books, Ltd.
  • Song, Yingxing, translated with preface by E-Tu Zen Sun and Shiou-Chuan Sun (1966). T'ien-Kung K'ai-Wu: Chinese Technolog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別嗰條目[編寫 | 編寫源代碼]

維基同享有更多媒體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