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修訂間差異

出自維基百科
刪去的內容 新增的內容
中国10.1談詑 | 貢獻
取消由Symane對話)所修訂嗰 390963
無編輯摘要
標籤行動版編輯 行動版網頁編輯
第2行: 第2行:
[[File:LocationROC.png|thumb|300px|實際管轄區]]
[[File:LocationROC.png|thumb|300px|實際管轄區]]


中华民国(1912——1949),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1][null]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
中华民国(1912——至今),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1][null]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2][null]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3][null] 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中国,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4][null] 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5-6][null] 统一之后,民国进入黄金十年建设时期,此间社会稳定,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7][null]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国共内战失利而迁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2][null]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3][null] 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中国,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4][null] 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5-6][null] 统一之后,民国进入黄金十年建设时期,此间社会稳定,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7][null]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国共内战失利而迁台。

2017年6月17日 (禮拜六) 03:45嗰修改版本

中國嗰歷史系列
中國歷史
史前时期
傳說時期
西周
東周 春秋
戰國
西漢
新朝
東漢
三國
西晉
東晉 十六國
南北朝 北魏
東魏 西魏
北齊 北周
隋朝
武周
五代十國
北宋 西夏
南宋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
共和國
中華民國
(去望台灣問題)
實際管轄區

中华民国(1912——至今),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1][null]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及联合国五个主要创始会员国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2][null]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3][null] 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中国,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4][null] 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5-6][null] 统一之后,民国进入黄金十年建设时期,此间社会稳定,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7][null]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国共内战失利而迁台。

按照《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并未列明何为固有之疆域。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积为1141万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8][null]

民国坚持共和制政体,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初期颁布临时约法,后以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为背景,国民政府实施军政期,训政期,宪政期,抗战后召开国民大会,确定了总统制。[9][null]

民国时期外交呈现了一个国际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遵循国际规则与维护国家利益、法理上的独立与事实上的自主等。[10][null]

歷史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10月11號在武漢建立了中華民國,1912年1月1號南京組建哩國民政府,箇係亞洲第一隻民主共和國。同年2月12號,溥儀宣佈退位,哈發哩退位詔書:「將統治權歸諸共和立憲之大中華民國」。從1912年建立開始,中華民國就係世界普遍認可嗰獨立主權國家,話係將將建國嗰許幾年子有短暫嗰洪憲帝制跟溥儀復辟,但1917年以後,中華民國嗰國祚再冇中斷,許中間哈有內亂外戰、頻繁遷都。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輸掉國共內戰,遷到台灣;中國實際上變成兩岸分治嗰未定狀態。1990年代以前,中華民國政府堅決主張自簡係中國嗰唯一合法政府,發誓要打回大陸。想用「民主、自由、均富」嗰原則謀求統一中國嗰國家統一綱領到1991年正式頒佈。但係2006年2月27日箇隻國家統一綱領已經拕陳水扁總統「終止適用」。

1970年代外交連到失敗,中華民國慢慢失掉了國際社會嗰官方承認,聯合國跟國際社會接連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係「中國」嗰唯一合法代表;「中國」箇隻詞也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嗰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否認中華民國嗰國家地位,又對佢進行一定程度上嗰外交封鎖,「中華民國」箇隻名字在國際上嗰空間越來越少;自1990年代末中華民國開始採行務實外交,國際上開始用「台灣」來稱呼中華民國實際管轄嗰台澎金馬地區。

地理

以實際統治領土而言,中華民國嗰領土包括臺灣本島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群島南海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中的太平島中洲礁,總面積為36,192.815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813餘公里,可耕地占24%。中華民國政府主張之中國大陸領土,則不在實際控制之下。

臺灣本島為中華民國目前嗰主要實轄國土,南北縱長394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44公里,環島海岸線長1139公里。本島呈紡錘形,地理位置位於歐亞大陸太平洋海盆嗰接觸線上。西岸隔臺灣海峽中國大陸相望,距離約150公里。北瀕東海,東北跟琉球群島石垣島相距約600公里,而跟日本最西端嗰與那國島僅距111公里;東臨太平洋;南瀕巴士海峽,跟菲律賓共和國巴丹群島相距約250公里;西南是廣闊嗰南海。由於臺灣本島位於東亞島弧嗰中央位置,加上地扼臺灣海峽嗰個國際重要航道,因此具有重要嗰戰略價值。

除臺灣本島外,中華民國實際統治領土內有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等主要島群,臺灣本島嗰附屬島嶼則有蘭嶼47平方公里、綠島15平方公里、琉球嶼6.80平方公里、釣魚臺列嶼6.6平方公里、龜山島2.84平方公里等20餘個島嶼。另外,部分領土跟周邊國家存有爭議,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等南海周圍國家存有爭議。

政治

區劃

中華民國法理行政區劃跟領土爭議

中華民國建國初期承襲清朝末期個疆域,當時北洋政府轄有直隸奉天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山西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陝西甘肅新疆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22。另設置京兆地方首都特區),西藏蒙古青海等3個地方,保留阿勒泰塔爾巴哈台伊犁3地區(後均併入新疆省)。後來北洋政府增設綏遠察哈爾熱河川邊等幾個特別區

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後,將伊點特別區域跟寧夏、青海一同建為6個省(其中川邊特別區改制為西康省),總計28個省,另外加上西藏、蒙古2個地方。1945年抗戰勝利後,原東北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根據滿洲國時期個行政區劃改劃分成東北九省,增設遼北安東合江松江嫩江興安等6省;抗戰後光復臺灣則加入成為第35個行省,另外來勒海南島南海諸島設立海南特別行政區,準備建省。國民政府曾來勒1946年1月5號承認外蒙古獨立,但遷台後又藉控蘇案撤銷承認。

類別 數目 1949年政府遷台以前個中華民國一級行政區
35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江西 | 湖北 | 湖南 | 四川 | 西康 | 福建 | 臺灣 | 廣東 | 廣西 |
雲南 | 貴州 | 河北 | 山東 | 河南 | 山西 | 陝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綏遠 | 察哈爾 |
熱河 | 遼寧 | 安東 | 遼北 | 吉林 | 松江 | 合江 | 黑龍江 | 嫩江 | 興安 | 新疆
院轄市 12 南京 | 上海 | 北平 | 青島 | 天津 | 重慶 | 大連 | 哈爾濱 | 漢口 | 廣州 | 西安 | 瀋陽
特別行政區 1 海南特別行政區
地方 1 西藏地方

1949年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喪失大陸領地。為彰顯自身對全中國統治個合法性,中華民國政府仍然持續發佈包含大陸地區個中華民國全圖搭行政區劃,僅就實際統治區進行更新。但近年來已逐漸廢止跟大陸地區行政區劃相關個規範跟代號。至2005年相關辦法停止適用前公告個行政區劃包含35省、14直轄市(1949年以前設立12個,政府遷台後增設兩個)、2地方(西藏蒙古)跟1特別行政區。現今發佈個本國行政區劃僅列出實際統治區個劃分[參 1],提及位於大陸地區個地理時則依照現況,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個行政區劃。2002年中華民國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建立非正式外交關係[參 2],並先後廢除《管理喇嘛寺廟條例》《蒙古盟部旗組織法》跟《蒙古盟部旗組織法施行條例》等法律。

現況

現時個中華民國實際統治區域,在法律上稱為自由地區,嗰個跟港澳地區大陸地區有別,在“自由地區”設有戶籍,才享有完整個中華民國國民權利。政府遷台後,為著統合區域發展,將臺北市高雄市1967年1979年先後升格為直轄市2010年底,臺北縣、台中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市亦改制為直轄市,其中臺北縣升格後改稱新北市,其餘則以縣市合併方式升格[參 3] [參 4]桃園縣也於2011年1月1號准用部分直轄市法規

中華民國當前個全國行政區劃,共有2臺灣福建)、5直轄市臺北新北臺中臺南高雄);省之下又劃分為14個(另桃園縣准用部分直轄市法規)跟3個;其中,福建省僅轄有馬祖金門烏坵等群島。來勒1990年代末期,中華民國政府採取省虛級化措施,將大部分省級政府機關併入中央政府以精簡行政作業,故實質上已無省個存在,僅保有其象徵。

軍事

經濟

人口

文化


引用錯誤:使用群組名稱 "參" 的 <ref> 標籤已存在,但查無對應的 <references group="參"/> 標籤